去年夏天,我摸索着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客网站。建站后兴致勃勃写了几篇游记之后就搁置了,没再登录过。不久前收到提醒,说免费试用的服务器满一年后要收费,我就去迁移里面的数据,准备将网站关停。谁知重新登录后,发现自己随手写的东西竟然收到了十多条评论。大体意思都是说我写得好,感谢我的分享,让他们知道了新的旅行地点,还说已经关注我了,希望我能继续分享更多内容。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来自朋友圈外的评价。虽然不多,但是那么多正向的反馈和认同,还是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感。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很多up主在视频中说“自己的创作离不开大家的支持”不是客套,而是真心话。仅仅十来条评论就让我如此快乐,那就更不用说那些收到几十上百条评论的创作者了。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,生产不易,所以更加珍惜。评论是对自己创作内容的反馈,无论正向还是反向,都给我们带来了关注,我们也因作品这个媒介,与陌生的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。
  
  由于亚马逊云之后的优惠力度不大,未来维护网站的成本比较高,我还是忍痛把网站关闭,告别了这十多条评论。但是,这些评论打开了我的思路,激励着我继续写作。后面几天,我相继写了两三篇文章,感觉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广阔了:无论身边有什么事情,都觉得是可以拿来写作的题材。哪怕是每天至少上下三次的楼梯,我都觉得是一个素材。现在脑海中常积压着三五个主题等待写作,日子突然变得充实起来。以前空闲时间常常刷一些视频和新闻就消磨了,但现在有东西要写,又不能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,就只能把一部分刷视频玩游戏的时间拿出来写东西。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一直都坐着工作没休息,但是看着一篇篇产出的文章,幸福感远远超过刷视频打游戏。经过这段时间,我发现,创作或许是对抗无聊和焦虑的一剂良方。
  
  我这里说的创作,不只是写作文字或者绘画、拍照、拍摄或者剪辑视频,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。无论是有感而发的一句话,还是炒出一盘鸡蛋饭,抑或是积极锻炼身体,只要是经过我们的脑力或者体力劳动处理过,然后见之于物的东西,都是创作。有人会说,这不就是劳动吗。不完全对。因为创作是劳动,但是劳动不一定是创作,主观能动性是创作的前提。比如B站一个叫做“瑶宝vlog”的up主(“小梅vlog”的姐姐)在小作坊里面钉拉链,每道工序都是固定几个动作,工资计件算,多劳多得。为了多赚钱,就要改进手法,提升工作效率,让自己做的又好又快。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让本来机械的工作流程变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,创造了快于常人的工作手法。看着自己比别人厉害,赚了更多钱,她产生了一种成就感,这就是她工作手艺创作的收获。
  
  说到成就感,这就是创作的意义,或者说是创作能为我们带来的最本质的东西。朱哈利·契克森在《心流》里描述了这样一种心理状态:完全沉浸于某件事情中,无视其他事情的存在,即是所谓的心流(flow)。经历这一过程,最终得到的“成长”或者“反馈”,就是我们幸福感的源泉。我认为他的这一表述是没问题的,但是不易实操,容易为了得到心流的结果而逼迫自己去完成心流的过程,为幸福而幸福,最终不堪重负,半途而废。我认为,实现心流最好的办法是用创作的眼光来看世界。换句话说,心流是因为对结果有向往才去完成过程;而创作则是不问结果,只求行动。结果是创作的必然产物,差别只是程度的多少而已。比如锻炼身体是对自己身形和健康的创作,整理房间是对生活环境的创作,做饭是对原材料的创作,整理书本、视频的观点,或写书评、影评都是对知识的再创作。这是一个我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进行创作的世界。看着逐渐瘦下来的身体、整洁的房间、可口的饭菜,畅所欲言的文字,无论结果的多少,都会让我们在一定时间内纯粹地投入一件事中,收获快乐。
  
  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快,但除了一些特定因素,比如加班、陪伴家人、生病、处理突发事件等,人们还是会有一定属于自己的时间。可为何属于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少?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被动娱乐,特别是各类视频、新闻和网络游戏。这里的被动,指的是观众或者玩家处于一个被动接受观点、被动按照游戏提示完成游戏进度的状态。换言之,视频制作者、新闻作者和游戏开发者无形中操纵了屏幕前面的你我。他们吸引了你我的关注和在线,却悄悄偷走了我们的时间。于是我们在“放松”的名义下,心甘情愿成为他人的俘虏,成为他人流量和KPI的垫脚石,甚至是被收割的韭菜。最终留给自己的,只是一种虚幻的满足和一事无成的焦虑。
  
  创作之所以可以对抗焦虑和无聊,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可以为我们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,重新建立和世界的真实联系。有时候看完几篇文章,脑子有点晕,我会想要打开网络游戏或者看看视频消磨下时间。这时我会提醒自己:出门走走吧。一个小时里,我会跑到宿舍前面的院子里晒晒太阳,看着放学追逐打闹的孩子们从身边经过,和超市里的收银小哥聊几句天,再去半山腰的一把长椅上看几篇散文;或者沿着小河慢跑四十分钟,看几个健身老手炫耀各种高难度的俯卧撑;抑或是骑车去打折商店或者书店,看看能不能扫到什么物美价廉的尾货、书店上架了哪些新书。总之,外出这一个小时的质感,和手机屏幕前的一个小时有天壤之别。出门让我重建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,为我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素材,心中也充满了脚踏实地的存在感。
  
  这是一个互联网主导的流量经济时代,流量的体量意味着金钱的数量。由于博取流量几乎不需要门槛,人们纷纷进入互联网,以求能分一杯羹。于是创作者爆炸式增长,各类参差不齐的作品充斥着文化空间,让人头晕目眩。即使是有高度辨识力的观众,也难免会陷入别人挖好的创作陷阱中,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双手托出,交到他人手里成为流量。我认为,与其成为别人流量的牺牲品,不如让自己也成为一名创作者,不为赚钱,只为保护属于自己的时间。或许有一天,我们也可以成为那个偷去别人时间的人?也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