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的诗一首:《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》

题记:养儿不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。我不能走太快,蜗牛已经尽力爬,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?我催它,我唬它,我责备它,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彷佛说:「人家已经尽力了嘛!」我拉它,我扯它,甚至想踢它,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…真奇怪,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?「上帝啊!为什么?」天上一片安静。「唉!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!」好吧!松手了!反正上帝不管了,我还管什么?让蜗

- 阅读全文 -

J给女儿的4封信(出生至半岁,共4封)

第一封(2023.11.28)票圈附文:​产房内外孤独的等待​生产的尴尬​骨开十指的疼痛​都不及你抱在我怀的温度​我想说,不管任何时候​妈妈在......题记:我反复说爱你,我永远爱你。——妈妈左左宝宝:  今天是你诞生的第七天,也是我成为妈妈的第七天,感恩,幸福。才见面四天就要因为黄疸被抱去住院的你,要孤独的经历一个人烤蓝光的日子,我的宝宝,这是你出生面对的第一个难关。&em

- 阅读全文 -

小站将开辟一个“备份”板块

    好友J的孩子在去年底出生了,很可爱的闺女,小名“左左”,凤眼单眼皮、胖乎乎的小手,可以融化世界的微笑,很讨人喜欢。J在每个有意义的日子都会写一封信给左左,记录她的成长、变化,同时也记录抚育左左过程中的喜怒哀乐。这些信的文字从心底流出,感情至真至诚,特别动人。    J的文字,还是像记忆中那样眷美,却又不矫揉造作

- 阅读全文 -

《作为方法的中国》札记

  整理文件夹时又发现了一篇七年前的读书札记,也完整收录到本站。现在看来,问题还是不少,特别是没有引用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原话,以及综合其他人的评论和批判。这确实是当时读书没有随时做笔记摘录的习惯,导致读完文献后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转述原文。这样会遗漏一些来自作者的关键性论断,片面理解甚至曲解作者的原意。  (一)   &ems

- 阅读全文 -

引注漫谈

(一)    最近翻译了一篇论文,主题是如何让《芝加哥公约》成员国履行好自己的国际义务。全文一共有76页,但注释就占了近一半的篇幅,脚注数量为455个。作为读者,我觉得阅读时的观感极为不好,因为脚注占据了每页近一半的空间,经常会打断思路,影响阅读的流畅性。虽然客观与严谨是学术论文的必备态度,但过度引用所带来的论证与阅读失焦,会极大的限制论文的影响力。&ems

- 阅读全文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