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注漫谈

(一)    最近翻译了一篇论文,主题是如何让《芝加哥公约》成员国履行好自己的国际义务。全文一共有76页,但注释就占了近一半的篇幅,脚注数量为455个。作为读者,我觉得阅读时的观感极为不好,因为脚注占据了每页近一半的空间,经常会打断思路,影响阅读的流畅性。虽然客观与严谨是学术论文的必备态度,但过度引用所带来的论证与阅读失焦,会极大的限制论文的影响力。&ems

- 阅读全文 -

Y君舍友被“盗”记

(一)    我与Y君是在疫情前认识的。当时公寓楼要清理一批信件,她看到有中文的明信片,就将其留存下来,把这张从日本寄来的珍贵明信片递到我的手中。我们互相加了微信,过年会互相问候几句。    一年前她将租来的公寓转租给女子A。 A是黑户(即没有奥地利合法身份,违法居住在当地的人),在维也纳做代购生意。她从国内收取客户的

- 阅读全文 -

诗两首

某天突然有些许灵感,遂写了两首“诗”。平铺直叙为主,诗意明显不足。诸君一笑。:)        成长黑暗闪烁,盲视的窗击打、碎裂,灼眼星芒消逝一颗滴血的心脏          离家他和往常一样拉上门,钥匙塞进右门侧第三块砖缝这两扇锈红的铁门大概

- 阅读全文 -

记录最近跑步的感想

(一)   最近五年,我多次尝试过减重,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停滞下来(其实更多是借口),所以身体一直处于肥胖的亚健康状态。在过去的两个月里,我坚持跑步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体重从83公斤降至79公斤。这是近五年来第一次低于80公斤,挺有成就感的。    决定减重,源于好友熹明和我的一次口头约定。我俩曾经都是校队男足的主力队员,每个

- 阅读全文 -

黄昏

  前两天看到很久以前为了写而写的所谓“散文”,文字模仿痕迹重且比较生硬,想要表达的思想也落不到实处。此处姑且将其当成成长的足印记录下来吧。      一天中最美、最自在的时刻,莫过于黄昏。远处田间耕作一天的老农,收整秸秆,一把火点燃,浓烟滚滚,烟雾借着东南风慢慢飘进城市。虽然有些刺鼻,常闻却不会感到腻。就像鱼腥草,初

- 阅读全文 -